山丁子(學(xué)名:Malus baccata (Linn.) Borkh.)落葉稀半常綠喬木或灌木,樹干灰褐色,光滑,不易開裂,新梢黃褐色,無毛,嫩梢綠色微帶紅褐。冬芽卵形,外被數(shù)枚覆瓦狀鱗片。單葉互生,葉片橢圓形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葉緣鋸齒細銳,在芽中呈席卷狀或?qū)φ蹱?,?/span>葉柄和托葉。傘形總狀花序,花瓣倒卵形,白色、淺紅至艷紅色,直徑2-3.5cm,雄蕊15-50,具有黃色花藥和白色花絲,花柱3-5,基部合生有長柔毛。子房下位,壁軟骨質(zhì),3-5室,每室有1-2胚珠。果實近球形,直徑0.8-1cm,紅或黃色,石細胞成群,萼片脫落,萼洼有圓形繡斑,果柄長為果實的3-4倍。種皮褐色或近黑色,微小?;榘咨虻t色,果實近球形,紅色或黃色,味酸而澀。 原產(chǎn)東北、華北、河北承德、西北及內(nèi)蒙古東部地區(qū),山丁子樹多生于大興安嶺山區(qū)雜木林中,現(xiàn)西南地區(qū)也有野生分布。